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招商引资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统筹资金办大事 脱贫攻坚奔小康

    信息发布者:胡逗112233
    2017-07-13 23:48:48    来源:南充新闻网   转载

    去年以来,南部县紧紧围绕“户脱贫、村出列、县‘摘帽’”目标,按照“统抓统管、统筹资金、精准落实”的思路,通过整合财政涉农资金、金融资金、社会资金,有效对接产业、安居、能力、基础、民生“五大扶贫工程”,因地制宜、因势利导,实现脱贫目标项目化、具体化,确保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精准高效使用。

      产业扶持增强“造血”功能

      3月20日,在铁佛塘镇国公村,贫困户梁洪林正在自家屋后的山坡地里为“不知火”柑橘树苗施肥。他家一共5口人,妻子长期患有慢性疾病,没什么劳动能力,他自己没有致富门路,也缺少技术。但他家的情况在去年有了转机。在政府帮扶和引导下,他申请到5000元的产业扶持资金,购买了150余只鸡苗、鸭苗等家禽和3头猪崽,搞起小养殖。经过夫妻两人精心饲养,那一批鸡鸭很快就长成了,挣到了约1.5万元。

      挣到钱后的梁洪林脱贫底气更足了,他用自家的3亩多闲置地栽种了“不知火”柑橘树。“有了产业扶持资金,我才知道脱贫路子怎么走。我还申请了2万元的财政贴息小额贷款,争取致富路越走越宽。”梁洪林说。

      在国公村,像梁洪林这样获得产业扶持资金发展生产的村民不在少数。该村的“第一书记”敬仁伟告诉记者,国公村有贫困户33户124人,产业扶贫资金做到了全覆盖。

      “没有产业支撑的脱贫致富是无源之水,而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往往就是缺少资金。为了打破这一瓶颈,南部县财政局实施了产业扶持资金政策。”该县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去年,他们充分利用国家各项扶贫政策,积极拓宽财政资金投入渠道、创新投入方式,探索建立“财政资金+农户自筹”机制,对贫困户中贫困程度较深、发展能力不足、具有一定劳动能力、有自我发展愿望,但缺乏启动资金的困难户,由财政给予补助,或通过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提供借款,激发其内生动力,发展到户产业。

      同时,针对自身发展能力较强、发展愿望强烈、具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和偿还能力的贫困户,该县还建立“财政资金+金融贷款+保险”机制,将财政资金注入金融机构建立扶贫小额贷款风险基金,撬动金融资本投入扶贫开发。针对贫困户缺少技术、缺少劳动力、持续稳定增收的问题,该县通过建立“财政资金+专业合作社+贫困户”和“龙头企业+专业合作社+贫困户”模式,实现贫困户脱贫有保障。

      加大投入筑牢脱贫基础

      记者在马王乡任家岩村看到,一栋栋农家小院焕然一新,一条条村道平坦整洁,一排排脆香甜柚枝繁叶茂,田野里一片片油菜花金黄灿灿,整个村子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。

      “产业发展了,新房建好了,这日子过得更有奔头了。”正在小院摘洗蔬菜的任明会是该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,去年刚刚住进了新房。用他的话说:“活了这么大岁数,做梦都想不到能住进新房子。”

      去年,该县细化出台《南部县农村住房建设实施方案》,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到村入户,任明会向村里提出申请,经过鉴定和村民代表评议,他家被纳入危房改造范围。“自己没花多少钱,新房就建好了。”任明会说,修建过程中,他家还来了好几拨人把关质量。

      “紧盯老百姓最关心、最迫切的住房问题,是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信心与决心的重要举措。”该县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去年以来,该县采取“财政资金+政府贷款+农户自筹”的方式,帮助贫困群众改善住房条件。对贫困户住房易地扶贫搬迁、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,从中央财政预算内补助资金安排建设,从专项建设基金、政府投融资平台统贷统还的地方政府债务资金、长期低息贷款资金安排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。

      据介绍,该县按照“户均自筹不超过1万元”的底线和“人均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”的规定,坚持面积超标不补助、自筹资金超限不补助、旧房不拆除不复耕不补助、工期超6个月不补助“四不补助”原则。2016年,全县累计投入资金4.6亿余元,将原计划3年实施的2393户贫困户住房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在一年内完成,完成投入资金1.4亿余元,帮助8325户贫困户实施危房改造,让住房困难的贫困户都住上了安全放心房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